新中国成立不久,越南领导人胡志明来到中国,向我国发出求援。
此时越南和法国正在交战,并且越南军队呈溃败之势。
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经过深思熟虑后,决定派出陈赓大将亲自赴越指挥,
同时还为越南提供武器弹药。
陈赓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,迅速组成了军事代表团开赴越南。在抵达越南后,中国代表团受到了越南的热烈欢迎。随后陈赓迅速进入战备状态,通过越军的前线战况,开始部署作战计划。越南的领导人提出,想要在中越边境发动一场战役。这次战役的目的是,
解放越南的重要城市高平,和中国直接建立陆上联系。
对于越南的意见,程庚和代表团都一致同意,并且即将要发生的战役陈赓也是胸有成竹。随后,程庚亲自到前线考察,了解了法军的作战能力,还有军事战略等一系列情报。陈赓了解到在高平一带的南山地区,越军设置了一个兵工厂。
这个兵工厂可以不断为越军提供武器弹药,战略意义非常重大。
法军通过侦查得知这个情报后,立刻派出军队想要占领,但是三次发起进攻后,都没有拿下这个兵工厂。
在这个过程中,法国出动了轰炸机和重炮,派出了上千步兵。而越南虽然仅有一个营的步兵,却抵挡住了法军四日进攻。程庚了解了这个情况后,对于双方的实力有了初步的了解。
陈赓认为:
法国的军队太弱了,接下来攻下高平十拿九稳。
双方接下来开始进行战略部署,可是在和越军将领商量策略时,发现不少的越军都抱着急于求成、高傲自满的态度,这对于作战十分不利。除此之外,越军队伍中普遍认为,只要武器弹药足够好,就能够打赢胜仗,这简直是无稽之谈。
陈赓通过观察发现,越军此时一心想要拿下更多的地盘,更多的城镇。这样可以增加越军的财政收入,对于如何歼灭法国军队,越军并不在意。到底如何攻下高平,越军的大部分指挥官都是毫无详细的战略计划,只知道必须拿下高平,占领大城市。
可是根据前线的战报,之前越法交战中,越南连一次胜利都没有取得。
此时在高平城内,至少驻扎了三个营的法军,按照目前的情况想要越军胜利希望渺茫。程庚经过分析发现,高平的防御工事坚固,四面环山易守难攻。如果想要拿下高平,越军要付出惨重的代价。如果这样的话,还不如攻打敌人守备薄弱的东溪。
如果拿下了东溪,在攻占高平要简单很多。这是解放军一贯的作战风格,不会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。
面对强敌,要分清主次强弱,然后一一歼灭。
而东溪是高平的重要据点,敌人肯定不会轻易放弃,到时候还能打击敌人的支援。陈赓这个战略方针,对于拿下高平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。
对于陈赓的精妙战术,越军将领不但不认可,反而是固执己见。
在越军看来,先攻打东溪,就是暴露了作战计划。让法军知道接下来要攻打高平,一定会派兵增援。面对越军的质疑,陈赓说出了自己的看法,拿下东溪是轻而易举,同时还能切断东溪和高平的联系,这样轻松化解了高平的外线防御。
况且攻打东溪不是想要将其占领,而是通过攻打东溪,让敌人持续增援,达到“围点打援”歼灭敌人的目的。
面对陈赓的这番解释,越军将领仍然还有反对意见,可是在越军大将武元甲的支持下,还是接受了。
可是私下一些越军指挥,心中仍然有疑问,中国的顾问真的可以帮他们打赢吗?其实,越南在向中国发出援助之前,首先是向遥远的苏联发出求援。可是斯大林没有同意,并且还说:亚洲的革命是由中国指导。
因此,在越南的将领心中,对于中国将领的指挥能力,也是抱着怀疑的心态。陈赓对越南的战略指导,中央领导人也是时刻关注。并且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,都一眼看出了陈赓的战略精妙之处。同时中央军委还给陈赓下达命令:
同意这次作战计划,为了确保这次战役胜利,必须提防法军的增援部队。
在陈赓的指挥下,越军集中7000兵力,带着中国的武器向东溪进发。此时东溪法军仅有一个营的兵力,总人数约400多。可以说越军无论是人力还是火力上,都占了很大的优势。按照这个趋势,歼灭东溪的法军是胜券在握。可是战争打响后,前线传来的意外战况,让陈赓直接懵了。
越军在到达指定位置后,率先发起了进攻。
迅速歼灭了东溪北边和西北的敌人据点,占领了一部分阵地。但是另外一支部队,却和指挥部失去了联系,等到了下午才恢复了通讯。这样也导致助攻的时间推迟到下午,在发起总攻后,越军的炮兵部队率先进行火力攻击,敌人根本没有招架的能力。
战争持续到深夜,前线传来了捷报,顺利地占领了敌人的核心阵地,战役进入到了尾声。一切都在陈赓的意料之中,他这才放心地睡去。可是第二日醒来后,接到了武元甲的电话:我军没有进入敌人的核心阵地,现在正和法军对峙。
陈赓听完之后愣了,怎么还产生了变数,昨天不是已经占领了吗?
现在是白天,如果再发动进攻。很有可能遭到法军的火力突击,成为了敌军的活靶子。
武元甲认为,现在当务之急是全军撤退。
陈赓认为,此时撤退就意味着前功尽弃,如果撤退不当,还会有更大的损失。结果越军没有听从他的建议,慌忙开始撤退,遭到了法军的飞机轰炸和扫射,损失非常巨大。
武元甲看到法军增援想要撤退,陈赓:还打不打?如果再这样,我就回中国了!
看到越军在前线失利,陈赓立刻到了前线指挥部。
通过和武元甲等越军将领的沟通后,陈赓认为这次失利主要是没有按照计划发起总攻。并且越军的一些团级指挥,在前线太过胆怯,竟然远远地躲在了安全后方指挥。这种畏战的行为,对于作战士气极其不利。如果长官都怕死,士兵肯定会受影响。
如果是在中国战场,不但前线团级干部在前线指挥,还会带头冲杀。陈赓本人也是在这样的血战中,最终成为了将领指挥。他曾经数次在战斗中负伤,可是每一个战士,都对他非常信任,对于他的指挥也是坚决执行。这都是在战火中,磨炼出来的感情。
7000越军对战400法军,无论如何都能打赢。
陈赓通过调查发现,越军还是消极畏战。当炮兵轰炸结束后,步兵没有第一时间发起冲锋。在陈赓屡次督促下,这才发动了进攻。可是越军还是没有顺利地拿下东溪,反而是等到了法军的援军。根据前线最新的情报,法军已经率领2000军队前来增援。
此时越军总指挥武元甲慌了,给陈赓打来了电话,要求立刻将部队后撤。陈赓接到电话后。大怒道:
还打不打?如果再这样下去,我就要卷铺盖回国了。
双方对垒之际,怎么能动摇军心,这可是兵家大忌。
陈赓虽然有点恨铁不成钢,可还是继续指挥战斗。
他认为越军不能顺利拿下东溪,主要是没有明确进攻的主次目标。法军只要在一个地方聚集兵力,就可以轻松挡住进攻。于是陈赓开始进行战略调整,越军要尽可能地和敌军搅在一起,这样敌军就不能进行轰炸。同时让军队开始从多面进攻,这样敌人便无力招架。
在陈赓这次调整战略后,法军已经逐渐成溃败之势。但是在关键时刻越军又掉链子,竟然又提出撤军休整。陈赓再次命令:
敌人现在是垂死挣扎,只要再坚持一下,必定胜利。
最后成功拿下了这场战役的胜利,并且还活捉了一个法军的指挥官。
在这次战役成功之后,越军所有将领都再没有质疑过陈赓的指挥能力。
随后的作战中,越军开始吹响了反攻的号角,接连解放了高平、老街、谅山等重要城市。法国的军队开始节节溃败,不得不从越南开始撤军。这样迅速地获得胜利,大大超出了整个越南的预期。
在陈赓的帮助下,越南最终获得了反法战争的胜利。
1954年,法国从中南半岛撤离,越南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。陈赓也获得了越南人民的爱戴,这是对他军事能力的最高肯定。像陈赓这样的优秀将领在中国还有许多,他们为新中国成立,立下了汗马功劳,想这些英雄致敬!
发布于:天津市